close
北市衛生局日前根據96年學齡前兒童口腔篩檢報告指出,學齡前兒童齲齒盛行率高達63.37%、齲齒數目3.22顆,與WHO所訂定2010年全球口腔保健指標─「90%的5歲兒童全無齲齒、12歲兒童齲齒數目不超過2顆」,尚有一段距離,另外,94~95年的齲齒盛行率為78.1%,顯示國內7歲以下的幼兒高達七成以上有蛀牙情形。其實,寶寶自乳牙萌發後即需要適當的清潔,從小落實口腔保健習慣,才能遠離齲牙、牙周病的惡夢。如何維護小寶貝的牙齒?就由本文來告訴您吧!

母親開始懷孕的第6週,乳牙的牙胚即出現在胎兒的口腔中,4個月左右開始鈣化,然後一直到孩子出生的6~7個月後,乳牙才長出來,通常下顎第一門牙是最早長出的乳牙,之後大約每隔4個月便會有對新的乳牙長出;當孩子2~3歲時,全部20顆乳牙均會長出;到了6歲左右,第一顆恆牙(下顎第二乳臼齒的後方)開始長出,即俗稱的「6歲齒」,需特別注意的是─此牙脫落是不會再有牙齒長出代替的,之後乳牙漸漸脫落,被依序長出的恆牙取代,待孩子12~14歲時,即有28顆恆牙。

由於牙齒全部換掉要等到12~14歲,若不好好保養乳牙,不但會造成口腔疾病的發生,影響孩子進食,也會使得恆牙的發育受到影響,未來可能造成孩子齒列不整、咬合不良、牙周病等問題,反而要花更多的錢和時間去治療牙齒,也使孩子忍受牙痛之苦!

牙齒不像身體其他組織經過適當治療可恢復成原來的健康外觀,凡罹患蛀牙的牙齒絕不會不治而癒,經過治療後只能阻止其惡化而已,為了給親愛的寶貝一口健康貝齒,有些問題您一定要知道!

Q1:反正乳牙是暫時的,蛀掉也沒關係?
   乳牙與咀嚼進食、咬合發音、美觀、空間維持、誘發恆牙萌發等功能緊密相關。許多父母誤以為乳牙不用清潔,反正之後長出恆牙就可換掉;殊不知乳牙萌發後,一旦沒有適當照顧,很容易就形成齲齒,並影響之後生長的恆齒。
國泰綜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楊瑞賢表示,乳牙能幫後來的恆齒佔位置,乳牙若早掉了,後面的牙齒會往前倒,使得空間縮小、亂掉,可能會影響未來恆牙的萌發,甚至產生齒列不整的問題。此外,底下的恆牙尚在發育當中,若上面的乳牙化膿、發炎,也會影響未來恆牙的發育健康。
 
Q2:奶瓶性齲齒是喝奶造成的嗎?
有些嬰幼兒常有睡前以奶瓶喝奶的習慣,並且常常喝到睡著,導致在前牙與嘴唇之間常積聚未完全吞下的奶,久而久之,就造成前牙唇側嚴重齲蝕的特殊現象,稱為奶瓶性齲齒(Nursing bottle caries)。
  楊瑞賢指出形成奶瓶性齲齒並不是奶瓶或牛奶本身造成,主要原因是喝完牛奶沒有清潔口腔所致;而且長時間含著牛奶睡覺,也會使得齲齒形成的風險大為升高。建議家長們讓幼兒戒掉含著奶瓶睡覺的習慣,平常寶寶進食頻率不宜過多,每餐進食也不要太久,否則易形成高齲齒風險。
  
Q3:媽媽一口爛牙,也會遺傳給寶寶?
Q4:如何發現寶寶已經形成齲齒?
Q5:小朋友可以做根管治療嗎?需要嗎?
Q6:一般兒科還是兒童牙科好?
Q7:寶寶也可以吃氟錠嗎?氟錠的作用?

打造寶寶一口貝齒
1. 協助清潔口腔。養成飯後清潔口腔的習慣,學齡前兒童通常需要大人幫忙用牙刷、牙線清潔;3~4歲後可以讓寶寶自己練習,但最後一定要經過大人檢查。
2. 適時使用氟化物。每三個月到半年在牙齒上塗氟;或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氟錠;待孩子比較會漱口後,再使用含氟的牙膏和漱口水。
3. 定期口腔檢查。齲齒早期沒有疼痛感,等到疼痛才就醫,往往已很嚴重,需要花更多時間與金錢治療。因此寶寶有牙齒後就可以開始看牙,約4~6個月固定給牙科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4. 少攝取含糖食物。?予小孩適當的零食,盡量少供給含糖食物,包括餅乾、含糖飲料、冰淇淋及零食等;吃了零食後,盡量讓孩子漱口和刷牙。
5. 正確的餵食習慣。食物對牙齒所構成的威脅不在於多寡,而是吃的次數和黏在牙齒表面上時間的長短而定,因此務必控制進食頻率和用餐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蛋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