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是親子溝通的好方法,家長講故事要盡量生動,千萬不要像錄音機般照內容讀,並留意何時停頓、何時提問;在講故事前,最好把故事在心裏唸一兩遍,以便把思想和感情,有系統地表達給孩子。
家長可以嘗試把故事趣味化,講故事期間加插遊戲及笑料。例如,講三隻小豬的故事,媽媽可以扮小豬走路及害怕時躲起來的滑稽樣子,爸爸就扮演惡狠狠的野狼。兩夫妻互相配合,既可令故事情節活現,孩子聽得投入,又可增進夫妻感情。同時,亦嘗試讓孩子代入角色,協助主角解決問題,以訓練思考。例如,可以問孩子,若他是故事裏的小豬,面對狡猾的豺狼時會怎樣做。

應減少「教訓」環節

很多家長講故事時過分注重「教訓」這環節,但花太多時間說道理,會令孩子對故事愈來愈不感興趣。其實,講故事最重要是有趣味地分享感受,讓孩子漸漸體會故事寓意,才能令他們對故事的印象更深刻。

父母都愛孩子,但以甚麼方式具體表達這份愛心及關懷,則需要方法與技巧。家長可以利用說故事的時間,把這份愛子之心具體化,使他們感到生活有趣,意見被尊重,從學習中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蛋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