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尼爾、高曼的EQ一書裡更清楚指出,家庭是學習EQ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第一位老師。無數的研究顯示,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對子女的情感生活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最近還有具體的科學證據顯示,EQ高的父母對子女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不難見到時常暴跳如雷的父母,其子女也是暴躁易怒的,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具子,其實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無時無刻在注視著父母及其身邊的人的一舉一動,並加以模仿只不過是家長沒有留意而已。

父母對子女情緒的影響

既然我們認識到父母對子女閱的培育,擔當著這麼重要的角色,父母有愛子之心,凡是能幫助子女健康成長的定當盡心盡力去做好,那麼父母應該怎樣配合才能提升子女的EQ呢?要培育高EQ兒童,父母應具備以下的條件:

(一)時間:父母應每天抽出時間與子女用心溝通,增進互相的了解及幫助兒童增強其表達情緒的能力。
(二)身教:以身作則,做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學習。
(三〕自制: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再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耐性:對待兒童是須要耐心地循循善誘,切勿操之過急。
(五)聆聽:用心去聆聽子女的心聲,接受他們的意見,多欣賞及鼓勵。
(六)同理:從子女的角度著想,明白他們的感受。

總括來說,父母是兒童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亦是他們的仿效對象,一對高EQ的父母並願意抽出時間去悉心協助子女,其EQ的培育效果必然理想,這樣的兒童在快樂幸福中成長,擁有自信、樂觀和積極,愛錫子女的你(妳),請立即行動,齊來育出高EQ的子女吧! 

做個負責任的家長
EQ 的良好與否,雖有著先天因素影響,但後天培育卻更仍重要。相信大家都見過一些開朗的小童,他們對知識充滿好奇,對父母懷著敬愛,對難題勇於嘗試探索。然而,他們到了十五六歲後,不單只外形改變,性格更完全不同了:開朗的性格轉為沉默內向;對知識充滿厭倦;跟父母的溝通變得疏淡;遇事畏畏怯怯的失?勇氣。
是什麼原因令他們有如此巨大的改變?"他愈大愈懶散,怎樣督促他都不願聽。唉!還有什麼別的原因。"母親A可能這樣說。
"什麼?這也算是問題嗎?他不過少說話一點罷了。我幼時在長輩面前....."父親B跟著不絕地憶述他難忘的童年舊事。
"外面環境複雜,多點留在家中有什麼不好?交上壞朋友可麻煩了。"慈愛的母親C不以為然地說,"他不適應這所學校,下學期給他找間新的就是了。"
"哼!還讓他外出玩?父親D氣上心頭地說,"上次我少看他一陣子,他下課後竟又跑到同學家中玩游戰機,一玩就是多個小時!功課可不見他那麼用心,回家後還不是責打他一頓!現在?我規定他下課後二十分鐘內返抵家中,否則....."

以上的幾種父母類型,都不是善於處理兒童情緒問題的好老師,並非指他們不疼愛子女,只是要培養孩子的EQ發展,便須掌握有效的方法。 首先看看母親A。她的問題主要是缺乏EQ方面的知識,以為不好學和少活動,純粹只因為懶散。至於其他可能的原因,如在外受了挫折無力回復,外形不佳受人取笑,偶然做了錯事心裡積存陰影等,她?沒有意識去作聯想或接收這些信息。結果如何?母親固然是繼續地失望、怪責;孩子亦繼續封閉,將來帶著這負面性格步入社會裡去。
"子女變得厭倦學業,不只反映懶散問題;在外受挫、不公對待、不良陰影、同學影響......均可構成直接原因。"

父親 B 的問題更糟,他非但沒有EQ意識,更對兒童情緒問題完全忽視。通常工作太忙或太主觀的父母,對子女都難以照顧周全,但並非這樣就應放棄對子女的關懷。反之,更應珍惜相處時間,多吸收育兒知識,好好進行輔導工作。
"父母作風自我,將影響子女傾訴問題的意向。"

母親C不是很好的嗎?她顯然十分愛惜自己的孩子。然而她未必想到,過份照顧反會有礙子女勇敢地成長。
無可否認,成長的過程一般都是帶著痛苦和危險;為人父母,在適當時亦確實需要介入支持。但他們應記著,自己的角色只是鼓勵者和支持者,而不是代取決者。否則子女將習慣了做"受保護動物",逐漸質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表面好像很安寧,但惰性情緒及畏怯心態?暗裡埋伏。尤其當遇上必須面對的挑戰時,他們很可能會表現出自卑退縮,久而久之便會遠落人後。屆時更無能重整自己,人便更加內向和封閉了。
"愛護不即是代決。且給孩子糧食藥物,讓他們走過自己的成長之路。"

至於父親D,無需多說,孩子的自閉主要由他的嚴格監管造成。雖然他很關注子女,但是他誤認為嚴厲監視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結果?適得其反,扼殺了下一代的正常發展。其實只要學業成績不受影響,彈性給孩子玩樂時間,則既可鼓勵他們上進,同時可避免情勢問題的發生。
"與同輩玩耍是正常活動,按學業成績決定子女玩樂時間,可避免嚴厲監察所引起的卑怯或反叛。"

要做好家長角色並不容易,但對EQ概念有了相當的了解後,家長便能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蛋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