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正在幫小蛋尋找合適的幼稚園,在網路上看到公共電視台-紀錄觀點「童話劇場」,探討台灣幼兒美語學息現況(其實是2005年拍的),但看完也很適合現在,有興趣的好友可以看看,蛋家覺得這影片的觀點值得參考。
現在的私立幼稚園,好像沒有外師,沒有美語就混不下去了,公立幼稚園又很少,要找純粹中文或國、台(雙語)幼稚園還真難,小孩子還是開心的玩耍就好了,小蛋越來越需要玩伴了

「童話劇場」故事大綱 :
「每一個童話都是天上的神祇魔咒是他們考驗人們心靈的工具」海神告誡孩子們。
英文無疑是這片土地許多成人求學共同的挫敗,也可能是內心曾經有過的傷痕。
「全民英語」的口號下,英文幾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雖然幼兒接觸異國文化許多專家都認為是正面的。但是,幼兒需要全面性的英文環境嗎?這樣環境下的英文程度真的比較好嗎?英文程度好的小孩在未來社會比較有競爭力嗎?以競爭為人際關係軸心的社會,多數人活得比較快樂或者比較焦慮?
社會的主流觀點,常常反應成人世界內心的恐懼。多數的成人都害怕與別人不同,卻又努力刺傷與自己不同的人。
小孩是這塊土地的未來,每一個小孩都是孩子的心靈是空白的,是我們成人世界的鏡子,他們是來讓成人看到自己所曾經遺失的純真與善良。 

童話劇場<上>http://mymedia.yam.com/m/1565019

童話劇場<下>http://mymedia.yam.com/m/1608923 


童話劇場<上.下>{2005-06-08}
(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八日電)在國際化趨勢以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等觀念,許多父母讓孩子在幼稚園階段就開始學習美語,在學齡前學習美語究竟是好是壞?公共電視明晚十時紀錄觀點節目,推出紀錄片「童話劇場」,帶觀眾探討台灣幼兒學美語的現況。
幼兒學美語是近幾年家長最關心的話題,許多父母都認為,讓孩子早一點學美語,或是暴露在全美語環境,孩子的美語發音比較純正,能力也比較好,因此,越來越多幼稚園以外籍美語教師,甚至全美語教學號召,並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方式宣傳,讓孩子捨棄讀童話故事的時間,一頭栽進美語學習的世界裡。
究竟幼兒需不需要全美語環境學習英語、全美語環境對幼兒學習有沒有幫助、美語程度好的孩子未來是否比較有社會競爭力?「童話劇場」紀錄多所美語幼稚園的教學現場,並比較以中文教學的差異。童話劇場導演朱賢哲說,製作小組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建議下,提供恐龍道具給三家美語幼稚園以及一家中文教學幼稚園教學,並比較以美語及中文教學差異,結果發現,美語教學幼稚園只是教與恐龍相關的單字,但中文教學的幼稚園教授與恐龍相關的知識。
朱賢哲說,製作小組將恐龍教學的側錄片寄給十多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學者們觀看後大多對以美語教學的班級感到失望、反對及憂慮,並推崇中文教學的師生互動方式,只有一位學者質疑中文班教學方式。
這部紀錄片從去年一月開始籌劃,經過近一年半的時間製作,共分上、下兩集,分別在明晚以及十六日晚上十時播出,導演朱賢哲透過美語幼教現場的影片,讓家長們省思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同時希望家長們能從心靈與情感層面,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期待台灣的美語幼教不再以填鴨方式進行。

雙語/全美語幼稚園初體驗
◎ 劉怡伶 刊期 :2008/05/26
前言 
  從學習美語已經成為全民運動的那天起,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贏在起跑點,無不煞費苦心地挑選一間適合孩子學習的啟蒙幼稚園。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已經是件大不易的生活變化了,更何況是送到雙語或全美語幼稚園上課。坊間除了傳統的幼稚園外,還有以美語教學為號召的雙語幼稚園和全美語幼稚園,其差異點在哪裡呢?筆者將在本篇文章中,對雙語及全美語幼稚園做一基本介紹;同時也會針對孩子到雙語及全美語幼稚園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進行分析。盼藉由本文,讓家長能找到適合孩子學習美語的天地!
 
雙語及全美語學習環境的定義 
  雙語幼稚園:以中文及美語為主來教導孩童。一般的師資編制上分為中籍老師(簡稱中師)、保育老師、科任老師及外籍老師(簡稱外師)等。有些學校是中師和保育老師負責照顧孩子的學校生活。中師通常需每日教授一堂美語課程,而外師則是以跑堂為主;當外師教課時,中師則需在旁輔助。但是也有不少的雙語幼稚園是外師與中師一同帶班,中師的角色會比較像是保育老師。

  以中外師教授的全天課程來說,一天若有五堂課,美語課約有二至三堂,通常美語課倡導在課堂中不使用中文。而科任課程則由專任老師授課,大多以中文做課程解說。在雙語學習的環境中,孩子在某些區域或時段會被要求使用特定語言,例如,在中午用餐時間,取用食物須以英文溝通,其目的是製造更多讓孩子說英文的機會。各所學校對如何於校園中推廣英文溝通有不同的限定,其目的無非就是要提高在每日校園日常生活中學生應用美語的機會。

  全美語幼稚園:全美語學習環境是以美語為單一學習語言,除了中文課之外,所有科目(自然科學、數學、美勞等)全程以美語授課。在校園中,到處都看得到以美語為主的標語,孩子也會被要求無時無刻要用英文溝通,甚至連在遊戲區也都需要用英文交談。由於全美語幼稚園在教學編制上多以外師為主、中師為輔,所以其收費當然也就比雙語幼稚園高出許多。

  目前在全省的全美語幼稚園設校比例並不高,主要是因為能夠消費的族群有限,所以,其分布點大多落在高消費族群所居住的地區。因此,在現今的學習環境中,還是以雙語幼稚園較為普及。
 
小朋友學習時可能會面臨的狀況
 
  小朋友一到雙語或全美語幼稚園上課,除了需要克服第一次上學的不安全感,還要開始學習另一種在家中很少聽到的語言。在第一學期中,各式各樣的學習問題將會層出不窮。以下針對孩童最常遇到的四個狀況做說明分析,並讓家長了解要如何協助孩子調適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狀況。
  一、聽不懂老師的話,而害怕上學
  剛入學的幼兒大部份母語均尚未學習完整,一到學校還要聽到完全不知所云的語言(英文),造成不少小朋友會對學習產生不安全感。老師們在從事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有許多學校要求師生間的互動只能用英文,大力推廣所謂的“No Chinese!”其目的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學習美語的成效,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學童的進步。但在這樣的要求下,如果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溝通方式,或者老師忙碌於教學工作,而忽略了學童此時的需求,往往會造成師生間的互動減少。許多專家也憂心在這樣的狀況下,會造成孩童啟蒙期學習適應上的問題,例如,當孩童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與老師溝通時,便選擇以沉默來面對問題。

  因此,當家長決定將孩子送到以美語為主的學習環境時,除了要了解該校的教學風格外,更要多關心孩子遇到問題時,老師的處理方法,像是當孩子的英語能力還不夠時,如果想要與老師親近談天,老師會如何與孩子互動等等。當孩子從學校回到家後,家長也需要多方面了解孩子對學習的感受,並與老師保持良好的互動。
 
二、學了美語,卻荒廢了母語
  許多家長認為孩童在台灣說母語的機會很多,便非常積極努力地試著創造一個孩子能夠學習或說英文的環境。例如,為了讓孩子學好美語,家長每天在家用英文與孩子溝通,讀的是英文故事書,聽的是英文故事CD,看的是美語發音的卡通片。而選擇的學校更是以美語教學為主的學習環境。但家長卻忽略了三至六歲是孩子學習母語的重要關鍵期,此時期若未建立孩子對母語的基礎,將會影響孩子未來對自己本國文化的認同感。許多專家均提倡重視孩童母語發展的必要性,並指出孩子在雙語為主的環境下學習,對不同的民族較具有包容性,對不同文化語言的接受度也比只有學習單一語言的孩童高。

  因此,家長在爲孩子選擇學校時,一定要了解該校對母語課程的規劃,儘量找一個能夠兼顧本國語言的學校。畢竟大多數的孩子上完幼稚園後,仍會進入以中文為主的國小就讀。如果當孩子對英文能夠朗朗上口時,卻對注音符號一知半解,之後銜接國小教育時將會遇到些許的挫敗,這是家長必須注意的地方。
 
三、幼稚園開始學美語不代表日後英文就會好
  多數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幼稚園即開始學習美語,之後其英文能力一定優於起步晚的孩子。這個想法正確嗎?恐怕不盡然是。由於孩子在三至六歲時對語言學習的反應快速,模仿能力強,再加上每天在學校又唱又跳的學習美語,因此,當孩子一回家總是會不經意地唱著美語歌曲,說幾句英文,讓家長感受到孩子學習美語的成果。目前國外有許多學者針對孩子是否愈早學習第二語言愈好的論點作分析,至今可以肯定的是:孩子提早學習第二語言,其腔調會優於晚學的孩子,但並不代表早學美語的孩子整體英文能力的表現會優於晚學美語的孩子。畢竟,要學好美語不是只靠短短的三年幼稚園就可以打包票,其學習過程及各種不同的因素均對後續的英語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

  家長常常反應孩子上了國小後,英文能力不如從前。主要是因為孩子上了國小後,接觸美語的時間從天天上課變成每週只有兩堂課,練習的時間比在幼稚園少了許多,加上幼稚園所學的內容較為簡易。此外,在國小都是用中文溝通,當然孩子的美語會有退步的現象。因此,學好美語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孩子維持不間斷的美語練習。由於目前美語在台灣仍被視為外國語言學習,整體的環境並不是雙語的環境。所以,除了補習班所提供的練習機會外,小朋友能運用美語的機會不多,但如果家長能夠從小培養孩子對美語學習的興趣,將有助於孩子日後美語的學習。
 
四、過於重視外語的學習,卻忽略良好常規的建立
  家長把孩子送到雙語或全美語幼稚園就是希望看到孩子在美語學習上有明顯的成效。有些老師為了要展現學生每階段的學習成果,利用下課時間讓學習較慢的孩子背誦單字或句型,雖然其用意是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學習表現,卻也剝奪了孩子的遊戲時間。其實,在這段成長過程中,孩子除了要學習語言外,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常規,學習對生活有不同的體認。畢竟英文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而幼稚園階段最重要的是奠定孩子的良好人格、建立自理能力及生活常規。

  有不少家長對於孩子能夠在家中說幾句剛學會的美語而感到十分開心,但卻對孩子是否能夠自動自發收拾碗筷或不再挑食的常規表現漠不關心,其實,孩子在常規上的進步更需要家長的鼓勵。畢竟語言學習要靠漫長的時間不斷地累積,但是良好的常規及生活態度卻是要在幼兒階段加強訓練及培養的。因此,當家長把孩子送到幼稚園中,除了要關心孩子的整體學習狀況外,更要常常與老師溝通關心孩子的生活常規及行為舉止的表現。

結語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啟蒙,家長總是費盡心思,到處打聽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無論是一般、雙語或全美語類型的幼稚園,家長都需要與老師保持密切及良好的互動。如果選擇了雙語或全美語的學習環境,除了在家要抽空爲孩子複習外,更要多花心思讓孩子熟悉母語及本國文化,例如,家長可以多利用週遭的環境來教孩子認字或陪孩子一起讀故事書等。此外,無論家長把孩子送到多好多昂貴的學校,千萬別抱持著「學校有責任把孩子的一切教到好」的心態。要建立孩子的良好學習態度,除了學校老師的指導外,更仰賴家長的配合。唯有親師間充分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協助孩子達到快樂又成功的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蛋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